75歲以上老人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升高需結合臨床評估決定處理方式。PSA升高可能與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前列腺癌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排尿困難、尿頻、血尿等癥狀。

生理性因素中,年齡增長是PSA升高的常見原因,前列腺體積隨年齡增大而自然增生。劇烈運動或直腸指檢后48小時內檢測也可能導致PSA暫時性升高。部分患者服用5α-還原酶抑制劑類藥物會影響PSA檢測值。
病理性因素需重點排查。良性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最常見病因,前列腺組織增生壓迫尿道引發癥狀。前列腺炎分為急慢性兩類,可能伴隨發熱、會陰部疼痛等感染征象。前列腺癌作為重要鑒別診斷,需通過游離PSA比值、前列腺核磁共振或穿刺活檢進一步確認。

初步處理建議復查PSA指標,排除檢測誤差。完善游離PSA與總PSA比值計算,比值低于0.16需警惕惡性可能。直腸指檢可初步判斷前列腺質地,超聲檢查能測量前列腺體積。根據臨床懷疑程度,可選擇多參數核磁共振或經直腸超聲引導穿刺活檢。
對于確診前列腺癌的老年患者,治療方案需綜合評估預期壽命與合并癥。主動監測適用于低危組,根治性前列腺切除術或放療適合預期壽命超過10年者。晚期患者可考慮內分泌治療,常用藥物包括亮丙瑞林、戈舍瑞林等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

存在排尿梗阻癥狀時可使用α受體阻滯劑改善排尿,如坦索羅辛、多沙唑嗪。合并感染需進行尿培養后選擇敏感抗生素。建議每3-6個月監測PSA變化趨勢,突然升高或翻倍時間短于12個月需及時就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