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發紅可能是血尿的表現,通常由泌尿系統感染、結石、腎炎、腫瘤或藥物影響等因素引起。血尿可分為肉眼血尿和鏡下血尿,需結合伴隨癥狀進一步判斷病因。

1、泌尿系統感染
膀胱炎或尿道炎等感染可能導致尿液發紅,常伴有尿頻、尿急、排尿疼痛等癥狀。細菌侵入泌尿道上皮引發炎癥反應,造成毛細血管破裂出血。治療需遵醫囑使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頭孢克肟等,同時增加水分攝入促進細菌排出。
2、泌尿系統結石
腎結石或輸尿管結石移動時可能劃傷尿路黏膜,導致突發性肉眼血尿,多伴隨劇烈腰痛或腹痛。結石成分多為草酸鈣或尿酸結晶,體積較大時需體外沖擊波碎石或輸尿管鏡取石治療。
3、腎小球疾病
急慢性腎炎、IgA腎病等腎小球病變可引起鏡下血尿,尿液呈洗肉水樣,可能伴有蛋白尿、水腫或高血壓。這類疾病與免疫復合物沉積有關,需腎穿刺活檢明確病理類型,常用糖皮質激素聯合免疫抑制劑治療。

4、泌尿系統腫瘤
膀胱癌、腎癌等惡性腫瘤可能導致無痛性肉眼血尿,血塊呈條狀。腫瘤組織新生血管脆弱易破裂出血,常見于中老年吸煙人群。確診需進行膀胱鏡、CT等檢查,早期腫瘤可通過經尿道電切或根治性切除術治療。
5、藥物或食物影響
服用利福平、氨基比林等藥物或進食大量紅心火龍果可能導致假性血尿,尿液紅色但鏡檢無紅細胞。這種情況無須特殊處理,停藥或代謝后顏色即可恢復正常,但需與真性血尿嚴格鑒別。

出現尿液發紅應記錄發作頻率、伴隨癥狀及誘因,避免劇烈運動并及時留取晨尿送檢。日常需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飲水量,限制高草酸食物攝入,戒煙限酒。40歲以上人群突發無痛血尿必須盡快就診排查腫瘤,育齡女性需先排除月經污染可能。所有血尿患者均應完成尿常規、泌尿系超聲等基礎檢查,根據結果決定是否需進一步做CT尿路成像或膀胱鏡檢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