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疼痛可能由激素波動、乳腺增生、乳腺炎、外傷或乳腺腫瘤等原因引起,多數情況與生理性因素相關。
1、激素波動:

月經周期中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變化是常見原因,多見于經前1-2周,表現為雙側乳房脹痛,隨月經來潮緩解。妊娠期和哺乳期激素變化也可能導致乳房敏感,通常無需特殊處理,可通過穿戴舒適內衣緩解。
2、乳腺增生:
乳腺組織對激素敏感性增高導致的良性病變,疼痛呈周期性且伴有結節感。可能與長期壓力大、高脂飲食有關,建議通過超聲檢查確診,輕癥可通過熱敷、減少咖啡因攝入改善。
3、乳腺炎:

哺乳期乳汁淤積或細菌感染引發的炎癥,表現為局部紅腫熱痛,可能伴隨發熱。需及時排空乳汁,醫生可能建議頭孢類抗生素如頭孢氨芐,嚴重化膿需切開引流。
4、外傷因素:
乳房撞擊或運動拉傷可能導致軟組織損傷,疼痛為持續性刺痛,常伴有淤青。急性期可冷敷,48小時后熱敷促進血液循環,避免劇烈運動直至疼痛消退。
5、乳腺腫瘤:
乳腺纖維腺瘤或惡性腫瘤早期通常無痛,但腫瘤增大壓迫神經可能引發隱痛。若疼痛持續且伴有乳頭溢液、皮膚凹陷,需盡快進行鉬靶或核磁共振檢查排除惡性病變。

日常建議選擇無鋼圈支撐內衣減少壓迫,經期前限制鹽分攝入減輕水腫。每周3次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可改善血液循環,適量補充維生素E每日15mg有助于緩解周期性疼痛。避免過度使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每月月經結束后3-5天可進行乳房自檢,發現異常包塊或疼痛持續2周以上應及時至乳腺外科就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