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量過多可通過調整生活方式、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方式改善。月經量過多可能由激素失衡、子宮肌瘤、子宮內膜息肉、凝血功能障礙、宮內節育器等因素引起。

激素失衡是常見原因,多與黃體功能不足或甲狀腺功能異常有關。表現為經期延長、經血顏色鮮紅伴有血塊。可通過口服短效避孕藥調節激素水平,常用藥物包括屈螺酮炔雌醇片、去氧孕烯炔雌醇片。
子宮肌瘤可能導致宮腔面積增大,經血排出量增加。伴隨癥狀包括下腹墜脹、非經期出血。直徑小于5厘米的肌瘤可嘗試使用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如亮丙瑞林;肌瘤較大或癥狀嚴重時需行子宮肌瘤剔除術。

子宮內膜息肉易造成子宮內膜不規則脫落,經血淋漓不盡。確診后建議行宮腔鏡下息肉切除術,術后復發率較低。
凝血功能障礙患者可能出現經期出血不止、皮下瘀斑。需排查血友病或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疾病,必要時輸注凝血因子或血小板。
宮內節育器刺激可能引起經量增多,持續3個月未緩解者建議取出。可更換為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系統,既能避孕又可減少經量。

若月經周期持續超過7天或每小時浸透一片衛生巾,應及時就診婦科。超聲檢查可明確子宮及附件情況,血常規能判斷貧血程度,性激素六項有助于評估內分泌狀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