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上皮性腫瘤的確診需結合臨床癥狀、影像學檢查和病理學分析綜合判斷。早期可能無明顯癥狀,隨著腫瘤發展可能出現腹脹、腹痛、月經紊亂等非特異性表現。

一、臨床癥狀觀察:
卵巢上皮性腫瘤早期癥狀隱匿,部分患者可能出現下腹墜脹感或盆腔壓迫感。隨著腫瘤體積增大,可表現為持續性腹部隱痛、尿頻便秘等壓迫癥狀。晚期可能出現腹水、消瘦等惡病質表現。月經周期改變如經量增多或閉經也需警惕,但需注意這些癥狀并非特異性表現。
二、影像學檢查手段:
經陰道超聲是首選篩查方法,可觀察卵巢形態、大小及血流信號。CT或MRI能更清晰顯示腫瘤與周圍組織關系,判斷有無淋巴結轉移。PET-CT對鑒別良惡性及發現遠處轉移具有優勢。影像學檢查發現卵巢實性或囊實性占位,尤其伴隨腹膜種植、腹水時需高度警惕。

三、腫瘤標志物檢測:
血清CA125水平升高常見于上皮性癌,但子宮內膜異位癥等良性疾病也可能導致升高。HE4檢測特異性較高,與CA125聯合應用可提高診斷準確率。CEA、CA199等標志物對特定病理類型有提示作用。標志物動態監測對病情評估更具參考價值。
四、病理學確診:
腹腔鏡或開腹手術獲取組織標本是金標準。術中需全面探查盆腹腔,留取腹水或沖洗液進行細胞學檢查。病理檢查可明確腫瘤組織學類型,區分漿液性、黏液性、子宮內膜樣等亞型。免疫組化檢測ER、PR、p53等指標有助于判斷腫瘤生物學行為。

建議40歲以上女性每年進行婦科檢查及超聲篩查。保持規律作息,適量補充維生素D和抗氧化食物。適度運動如瑜伽、游泳可改善盆腔血液循環。出現持續腹脹、消化異常等癥狀應及時就診,避免盲目服用保健品延誤病情。遺傳高風險人群可考慮基因檢測,采取預防性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