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體上的白色米粒狀物體可能是扁桃體結石學名:扁桃體角化栓。扁桃體結石主要由脫落上皮細胞、食物殘渣和細菌鈣化形成,通常伴隨口臭或輕微咽部異物感。

扁桃體結石的形成可能與慢性扁桃體炎、口腔衛生不良、扁桃體隱窩結構異常等因素有關。長期反復發作的炎癥會導致隱窩內上皮脫落增多,與微生物共同堆積后鈣化。部分患者可能因隱窩較深或扁桃體表面不平整,更易滯留分泌物。

扁桃體結石的處理可通過加強口腔清潔、淡鹽水漱口、使用沖牙器清潔隱窩等方式改善。對于頑固性結石或反復感染者,耳鼻喉科醫生可能建議行扁桃體隱窩沖洗或扁桃體切除術。合并明顯紅腫疼痛時需排除化膿性扁桃體炎,此時需抗生素治療。

體積較小且無癥狀的結石通常無需特殊處理。若結石持續增大導致吞咽不適、反復感染或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建議到耳鼻喉科就診評估。電子喉鏡檢查可明確結石位置及扁桃體狀態,必要時需進行病原學檢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