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性唇炎主要由長期紫外線暴露引發,常見于下唇,表現為紅腫、脫屑甚至糜爛。其發病機制與紫外線損傷唇部黏膜屏障功能、誘發局部免疫反應密切相關。

日光性唇炎的具體誘因可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兩類。生理性因素包括長期戶外活動未采取防曬措施如漁民、農民等職業暴露、使用含光敏成分的潤唇膏如某些香料或染料、唇部保濕不足導致黏膜干燥脆弱。病理性因素則與卟啉代謝異常、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紅斑狼瘡相關,這類患者對紫外線異常敏感,可能伴隨面部蝶形紅斑或光敏性皮疹。

典型癥狀呈現漸進性發展:早期表現為唇緣發紅伴細碎脫屑,易被誤認為普通唇炎;進展期出現灼痛感、緊繃感,唇黏膜可見白色角化斑片;嚴重者會發生糜爛、結痂或持久性腫脹。長期反復發作可能誘發黏膜白斑等癌前病變。
治療需采取分級干預。輕度患者建議使用物理防曬寬檐帽+防曬口罩配合氧化鋅軟膏保護唇部;中重度需短期外用弱效糖皮質激素如氫化可的松乳膏控制炎癥,合并感染時加用莫匹羅星軟膏。光敏性疾病患者需系統性治療原發病,必要時口服羥氯喹調節免疫。所有患者均應避免在10:00-16:00紫外線高峰時段外出。

需警惕兩種特殊情況:若唇炎持續3周未愈或出現硬結、潰瘍,需活檢排除鱗狀細胞癌;兒童反復發作需檢測尿卟啉排除先天性紅細胞生成性卟啉病。日常建議選擇SPF30以上的專用防曬唇膏,避免舔唇加重屏障損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