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狀體脫位可以通過手術治愈。治療方法主要有晶狀體摘除聯合人工晶體植入術、晶狀體復位固定術、玻璃體切割術、前房型人工晶體植入術、后房型人工晶體植入術。

1、晶狀體摘除聯合人工晶體植入術:
適用于嚴重脫位或合并白內障的情況。手術通過摘除脫位的晶狀體,同時植入人工晶體恢復視力。該手術能有效解決晶狀體脫位引起的屈光不正問題,術后需定期復查眼壓和眼底情況。
2、晶狀體復位固定術:
針對部分脫位且晶狀體尚完好的患者。醫生通過特殊縫線將脫位的晶狀體復位固定到睫狀溝,保留患者自身晶狀體。術后需避免劇烈運動,防止再次脫位。
3、玻璃體切割術:

當晶狀體脫位合并玻璃體混濁或視網膜病變時采用。手術清除混濁的玻璃體,同時處理脫位的晶狀體。該術式可減少玻璃體對視網膜的牽拉,降低視網膜脫離風險。
4、前房型人工晶體植入術:
適用于無法進行后房固定的病例。將人工晶體植入前房,避開復雜的后房操作。術后需密切觀察角膜內皮細胞數量,防止角膜失代償。
5、后房型人工晶體植入術:
最接近生理狀態的植入方式。將人工晶體固定在睫狀溝或囊袋內,提供更自然的視覺質量。術后可能出現人工晶體偏位,需定期隨訪調整。

晶狀體脫位術后需注意用眼衛生,避免揉眼和劇烈運動。飲食上多攝入富含維生素A、C的食物如胡蘿卜、藍莓,促進眼部組織修復。建議佩戴防護眼鏡防止外傷,定期進行視力檢查和眼底評估。出現眼紅、眼痛或視力突然下降時應立即就醫。根據醫生建議進行適當的眼球運動訓練,幫助恢復雙眼視功能。術后3個月內避免游泳和重體力勞動,防止傷口裂開或人工晶體移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