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應性皮炎可通過外用糖皮質激素、鈣調磷酸酶抑制劑、口服抗組胺藥、生物制劑、抗生素等方式治療。特應性皮炎通常由皮膚屏障功能障礙、免疫異常、遺傳因素、環境刺激、微生物感染等原因引起。

1、外用糖皮質激素:
氫化可的松、糠酸莫米松、丙酸氟替卡松等外用糖皮質激素可快速緩解炎癥和瘙癢。適用于急性期皮損,需根據皮損部位和嚴重程度選擇不同強度制劑。面部和皮膚皺褶處建議使用弱效激素,四肢和軀干可使用中強效激素。連續使用不宜超過2周,避免皮膚萎縮等副作用。
2、鈣調磷酸酶抑制劑:
他克莫司軟膏、吡美莫司乳膏等鈣調磷酸酶抑制劑適用于面部和皮膚薄嫩部位。這類藥物無激素相關副作用,可長期使用控制病情。用藥初期可能出現短暫灼熱感,通常1周內自行緩解。建議作為維持治療藥物,與激素交替使用。

3、口服抗組胺藥:
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等第二代抗組胺藥可緩解瘙癢癥狀。夜間瘙癢明顯者可聯合使用第一代抗組胺藥如撲爾敏,利用其鎮靜作用改善睡眠。需注意第一代抗組胺藥可能引起嗜睡、口干等不良反應,駕駛員和高空作業者慎用。
4、生物制劑:
度普利尤單抗等IL-4/IL-13抑制劑適用于中重度特應性皮炎。這類藥物通過靶向阻斷關鍵炎癥因子發揮作用,需皮下注射給藥。治療前需篩查結核等感染性疾病,用藥期間定期監測血常規和肝腎功能。常見不良反應包括注射部位反應和結膜炎。
5、抗生素治療:
繼發細菌感染時可短期使用莫匹羅星軟膏、夫西地酸乳膏等外用抗生素。廣泛感染需口服頭孢氨芐、阿奇霉素等系統性抗生素。金黃色葡萄球菌定植可能加重皮炎癥狀,必要時可進行細菌培養指導用藥。避免長期預防性使用抗生素以防耐藥。

特應性皮炎患者日常需使用溫和無皂基清潔劑,沐浴后3分鐘內涂抹保濕霜。推薦使用含神經酰胺、尿素或甘油的潤膚劑,每日至少2次。避免穿化纖衣物,選擇純棉透氣面料。飲食注意記錄可疑食物過敏原,常見如牛奶、雞蛋、花生等。適度游泳等低強度運動有助于改善體質,但需及時沖洗氯消毒劑。瘙癢劇烈時可用冷敷代替搔抓,夜間戴棉質手套防止無意識抓撓。病情持續加重或出現發熱等感染征象需及時就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