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起一塊一塊的癬可能與真菌感染、銀屑病、濕疹、接觸性皮炎、玫瑰糠疹等因素有關。癬通常表現為皮膚紅斑、脫屑、瘙癢等癥狀,需根據具體病因采取針對性治療。
真菌感染是皮膚癬的常見原因,主要由皮膚癬菌侵犯角質層引起。典型表現為環形紅斑伴邊緣隆起,表面覆蓋鱗屑,好發于潮濕溫暖的部位如腹股溝、足部。治療需使用抗真菌藥物如聯苯芐唑乳膏、特比萘芬片、伊曲康唑膠囊,同時保持患處干燥清潔。
銀屑病屬于慢性炎癥性皮膚病,特征為界限清楚的紅色斑塊覆蓋銀白色鱗屑。發病與遺傳、免疫異常相關,常見于肘膝伸側和頭皮。治療可采用卡泊三醇軟膏、阿維A酸膠囊等藥物,嚴重者需光療或生物制劑干預。
濕疹多由皮膚屏障功能障礙導致,表現為對稱分布的紅斑、丘疹伴滲出傾向。接觸過敏原或刺激物可能誘發,急性期可見水皰糜爛。建議使用糠酸莫米松乳膏等弱效激素,配合尿素軟膏修復皮膚屏障。
接觸性皮炎是皮膚接觸致敏物質后的變態反應,如鎳金屬、染發劑等。皮損形態與接觸物形狀一致,伴有劇烈瘙癢。需立即脫離致敏原,外用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緩解癥狀,嚴重時口服氯雷他定片抗過敏。
玫瑰糠疹可能由病毒感染誘發,特征為軀干先出現母斑后擴散至全身的橢圓形鱗屑性皮疹。具有自限性,一般無須特殊治療,瘙癢明顯時可外用爐甘石洗劑,避免熱水燙洗加重皮損。
日常應注意穿著透氣棉質衣物,避免搔抓導致繼發感染。洗澡水溫不宜過高,沐浴后及時涂抹保濕霜。飲食宜清淡,限制辛辣刺激食物。若皮損持續擴散、出現膿皰或發熱等全身癥狀,應立即就醫進行真菌鏡檢、皮膚活檢等檢查明確診斷。不同類型的皮膚癬治療方案差異較大,須在皮膚科醫師指導下規范用藥,不可自行長期使用激素類藥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