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液里有血通常稱為血精,可能由精囊炎、前列腺炎、精囊結石、生殖系統損傷、腫瘤等因素引起。血精多數與炎癥相關,少數情況可能與嚴重疾病有關,建議及時就醫明確病因。
1、精囊炎
精囊炎是血精最常見的原因,多由細菌感染引起。患者可能伴隨射精疼痛、下腹墜脹等癥狀。治療需遵醫囑使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頭孢克肟等,同時避免久坐和辛辣飲食。急性期應暫停性生活,配合溫水坐浴緩解癥狀。
2、前列腺炎
前列腺炎可能導致精液中混入血液,常伴有尿頻、尿急等排尿異常。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可遵醫囑使用坦索羅辛、塞來昔布等藥物,結合前列腺按摩和物理治療。日常需注意避免飲酒和過度勞累。
3、精囊結石
精囊內結石摩擦黏膜可引起血精,可能伴隨射精梗阻感。較小結石可通過多飲水促進排出,較大結石需考慮體外沖擊波或腔鏡手術取出。結石成分分析有助于預防復發,建議減少高草酸食物攝入。
4、生殖系統損傷
會陰部外傷、前列腺活檢等醫源性操作可能造成血管破裂。輕微損傷通常2-3周自愈,期間應避免劇烈運動。若持續出血需排除血管畸形,必要時行內鏡止血治療。
5、腫瘤
前列腺癌、精囊腫瘤等可能導致無痛性血精,多見于中老年患者。需通過腫瘤標志物檢測、核磁共振等檢查明確診斷。確診后根據分期選擇根治性手術、放療或內分泌治療,早期發現預后較好。
出現血精應記錄發作頻率和伴隨癥狀,避免騎自行車等壓迫會陰部的活動。飲食宜清淡,多攝入番茄、西藍花等富含抗氧化物質的食物。定期進行前列腺特異性抗原篩查,40歲以上男性建議每年體檢。若血精反復發作或持續超過1個月,需盡快到泌尿外科就診完善精囊鏡等檢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