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石癥患者可遵醫囑服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鹽酸氟桂利嗪膠囊、銀杏葉提取物片等藥物緩解癥狀。耳石癥主要與內耳碳酸鈣結晶脫落有關,典型表現為突發性眩暈、惡心嘔吐,藥物治療需配合耳石復位手法。

一、甲磺酸倍他司汀片
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是改善內耳微循環的常用藥物,能增加椎基底動脈血流量,減輕耳石癥引發的眩暈癥狀。該藥對前庭神經核有抑制作用,可緩解頭暈目眩感。用藥期間可能出現輕度胃腸道不適,需避免與抗組胺藥聯用。
二、鹽酸氟桂利嗪膠囊
鹽酸氟桂利嗪膠囊為鈣通道阻滯劑,通過抑制前庭反應緩解眩暈,適用于耳石癥反復發作患者。該藥能調節細胞鈣離子濃度,減少異常耳石刺激引起的神經沖動傳導。長期使用需監測錐體外系反應,帕金森病患者慎用。
三、銀杏葉提取物片
銀杏葉提取物片具有改善內耳血液循環作用,其黃酮苷成分可清除自由基,減輕耳石器缺血性損傷。該藥對輕度耳石癥伴隨的耳鳴癥狀有緩解效果,但起效較慢需持續服用。凝血功能障礙者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四、鹽酸異丙嗪片
鹽酸異丙嗪片通過阻斷組胺H1受體控制眩暈伴隨的惡心嘔吐,適用于耳石癥急性發作期。該藥具有中樞鎮靜作用,可降低前庭神經興奮性。服藥后可能出現嗜睡副作用,駕駛或高空作業前禁用。
五、強力定眩片
強力定眩片為中成藥,含天麻、杜仲等成分,具有平肝息風功效。該藥通過調節血管神經功能減輕耳石癥眩暈,適合老年患者輔助治療。需注意與西藥服用間隔兩小時,避免相互作用影響藥效。

耳石癥患者除藥物治療外,應避免突然轉頭、低頭等誘發體位變化的動作。睡眠時墊高枕頭15-20度有助于減少耳石移位,日常可進行Brandt-Daroff習服訓練增強前庭代償能力。飲食需限制咖啡因及高鹽食物攝入,保持適度有氧運動如散步、游泳等促進內耳血液循環。若眩暈持續超過72小時或伴隨聽力下降,需及時復查排除梅尼埃病等其它內耳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