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夾板適用于牙周炎導致的牙齒松動、外傷性牙齒松動、牙周手術后固定等情形。牙周夾板的主要適應證有牙周炎中重度松動牙固定、牙周手術后的暫時性固定、牙外傷后的牙齒固定、牙齒矯正輔助治療、修復治療前的臨時固定。

1、牙周炎松動牙固定
中重度牙周炎會導致牙槽骨吸收,牙齒出現病理性松動。牙周夾板通過將松動牙與鄰牙連接固定,分散咬合力,減輕患牙負擔,避免牙齒進一步松動脫落。臨床常用樹脂粘結式夾板或纖維加強型夾板,需配合牙周基礎治療控制炎癥。
2、牙周術后固定
牙周翻瓣術、引導組織再生術等手術后,使用牙周夾板可穩定術區牙齒,防止術后牙齒移位,促進牙周組織愈合。通常選擇可拆卸式夾板,便于術后維護口腔衛生,固定時間根據手術類型決定。
3、牙外傷固定
外傷導致的牙齒松動、半脫位或牙根折裂時,牙周夾板可固定患牙4-8周,為牙周韌帶修復創造條件。需配合牙髓活力測試,若牙髓壞死需及時進行根管治療。固定期間避免咬硬物,定期復查調整咬合。

4、正畸輔助治療
某些正畸病例中,牙周夾板可輔助固定基牙,防止支抗喪失。適用于牙周狀況欠佳的正畸患者,或需要加強支抗控制的病例。夾板需與正畸裝置協調使用,定期評估牙周狀況。
5、修復前臨時固定
多牙缺失修復前,對余留松動牙可用牙周夾板臨時固定,評估修復設計可行性。避免修復體就位過程中加重牙周損傷。修復體完成后需拆除夾板,不可長期使用以免影響自潔作用。

使用牙周夾板期間需加強口腔衛生維護,使用牙線、間隙刷清潔夾板與牙齒鄰接面。避免咀嚼過硬食物,定期復查夾板穩固度及牙周狀況。吸煙患者應戒煙,糖尿病等系統性疾病患者需控制基礎病。夾板拆除后仍需長期隨訪,防止牙周炎復發導致牙齒再度松動。修復治療后的患者需定期檢查修復體邊緣密合度,避免繼發齲或牙周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