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髓息肉疼痛可通過局部冷敷、口服非甾體抗炎藥、根管治療、開髓引流、患牙拔除等方式緩解。牙髓息肉通常由齲齒未及時治療、牙髓暴露感染、機械刺激、化學刺激、免疫反應異常等因素引起。

1、局部冷敷:
用冰袋或冷毛巾外敷患側面部,每次15-20分鐘,間隔1小時重復。低溫能收縮血管減輕局部充血,降低神經末梢敏感性,適用于突發劇烈疼痛的臨時緩解。避免直接接觸皮膚造成凍傷,冷敷后需保持口腔清潔。
2、口服止痛藥:
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雙氯芬酸鈉等非甾體抗炎藥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減輕炎癥反應和疼痛。需注意胃腸道刺激等副作用,合并消化道潰瘍者慎用。藥物使用需嚴格遵循說明書或醫囑。
3、根管治療:

徹底清除感染牙髓組織,通過根管預備、消毒和充填消除病灶。適用于牙髓活力尚可保留的病例,治療需2-3次就診,成功率可達90%以上。術后可能出現短暫脹痛,一般3天內緩解。
4、開髓引流:
在牙冠部鉆孔建立引流通道,釋放髓腔內壓力,即刻緩解急性炎癥期的劇烈跳痛。需配合抗生素控制感染,后續需完善根管治療。操作需在無菌條件下進行,避免二次感染。
5、患牙拔除:
對于嚴重破壞無法保留的患牙,或合并根尖周大面積病變者,建議手術拔除。術后需咬緊棉球止血30分鐘,24小時內避免漱口和劇烈運動。缺牙區建議3個月后考慮種植或修復治療。

日常應避免過冷過熱或過硬食物刺激患牙,使用軟毛牙刷輕柔清潔口腔。含氯己定漱口水可輔助控制菌斑,建議每日兩次含漱。長期未愈的牙髓息肉可能繼發根尖周炎或頜骨感染,出現發熱、面部腫脹需立即就醫。吸煙者需戒煙以促進組織修復,糖尿病患者需嚴格控制血糖。定期口腔檢查能早期發現齲齒,預防牙髓病變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