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炎主要表現為腹瀉、腹痛、發熱等癥狀。腸炎的癥狀發展通常從輕度不適逐漸加重,嚴重時可出現脫水或電解質紊亂。
早期表現以腹部隱痛和排便次數增多為主,疼痛多位于臍周或下腹部,大便常呈稀水樣或糊狀。部分患者可能伴有輕微腹脹或腸鳴音亢進,體溫多在37.5-38℃之間。

進展期癥狀包括持續性腹痛、頻繁腹瀉每日10次以上、明顯里急后重感。大便可能帶有黏液或血絲,發熱可達38.5℃以上,伴隨乏力、食欲減退等全身癥狀。嬰幼兒可能出現哭鬧不安、拒食等表現。

終末期可能出現嚴重脫水體征,如皮膚彈性差、眼窩凹陷、尿量減少。電解質紊亂可引發肌肉痙攣或心律失常,部分感染性腸炎會出現膿血便或腥臭糞便。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發生敗血癥等嚴重并發癥。
細菌性腸炎多伴有高熱和血便,病毒性腸炎常見水樣腹瀉伴嘔吐。缺血性腸炎突發劇烈腹痛,潰瘍性結腸炎則表現為反復黏液膿血便。慢性腸炎患者可能出現營養不良、體重下降等長期癥狀。

出現持續48小時以上的腹瀉、血便、高熱或意識改變時需及時就醫。嬰幼兒、孕婦及老年人出現腹瀉癥狀建議盡早醫療干預,避免病情惡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