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手術可能出現的并發癥主要有術后眼壓升高、前房出血、脈絡膜脫離、濾過泡感染、惡性青光眼等。青光眼手術是治療青光眼的重要手段,但任何手術都存在一定風險,術后需密切觀察并及時處理并發癥。

1、術后眼壓升高
術后早期可能出現暫時性眼壓升高,與手術創傷、炎癥反應或濾過通道不暢有關。表現為眼脹痛、頭痛、視力下降。輕度升高可通過按摩眼球促進房水排出,嚴重時需使用降眼壓藥物如布林佐胺滴眼液、噻嗎洛爾滴眼液,必要時需手術調整濾過通道。
2、前房出血
術中損傷虹膜血管或術后外傷可能導致前房積血。少量出血可自行吸收,大量出血會形成血凝塊影響視力,需使用止血藥物如氨甲環酸,嚴重時需前房沖洗。術后應避免劇烈運動、揉眼,保持頭部抬高體位有助于血液沉積。
3、脈絡膜脫離
手術中眼壓驟降可能導致脈絡膜血管滲漏,形成脈絡膜脫離。表現為視力模糊、眼痛加重,眼底檢查可見棕褐色隆起。輕度脫離可通過皮質類固醇治療,嚴重脫離需行脈絡膜上腔放液術,同時使用阿托品散瞳減少睫狀體牽拉。

4、濾過泡感染
濾過泡是青光眼手術建立的房水外流通道,術后可能發生細菌感染形成濾過泡炎。表現為濾過泡充血、膿性分泌物,可發展為眼內炎。需立即使用廣譜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嚴重者需玻璃體腔注藥。術后應避免污水入眼,定期復查濾過泡狀態。
5、惡性青光眼
一種罕見但嚴重的并發癥,因房水逆流至玻璃體腔導致前房變淺、眼壓急劇升高。需緊急處理,包括散瞳、降眼壓藥物如甘露醇靜脈滴注,必要時行玻璃體切割術。好發于閉角型青光眼、小眼球等特殊解剖結構患者。

青光眼術后應嚴格遵循醫囑用藥,定期監測眼壓和視力變化。保持術眼清潔,避免碰撞和劇烈運動。飲食宜清淡,多攝入富含維生素A和抗氧化物質的食物如胡蘿卜、藍莓。出現眼紅、眼痛加重、視力驟降等異常癥狀需立即就診。術后早期每1-2周復查一次,穩定后可逐漸延長復查間隔。長期隨訪對及時發現和處理并發癥至關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