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口愈合后按壓疤痕疼痛可能與局部神經敏感、瘢痕增生、局部感染、異物反應或慢性炎癥有關。疤痕組織在修復過程中可能出現異常增生或神經末梢過度敏感,導致按壓時產生疼痛感。

一、局部神經敏感
傷口愈合過程中新生的神經末梢可能異常敏感,輕微按壓即可引發疼痛。這種疼痛通常為短暫刺痛感,隨著時間推移會逐漸減輕。可通過熱敷或輕柔按摩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幫助神經功能恢復。
二、瘢痕增生
異常增生的瘢痕組織可能壓迫周圍正常結構,形成硬結并引發持續性疼痛。瘢痕體質者更易出現這種情況。硅酮凝膠敷料或壓力療法可幫助軟化瘢痕,嚴重時需就醫進行瘢痕內藥物注射治療。
三、局部感染
傷口深部可能存在隱匿性感染,表現為紅腫熱痛等典型炎癥反應。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病原體可能引起此類感染。需就醫進行創面分泌物培養,根據結果使用莫匹羅星軟膏等抗生素治療。

四、異物反應
縫合線殘留或外界異物可能導致機體排斥反應,形成肉芽腫并引發壓痛。這種情況多伴有局部硬結和皮膚色澤改變。超聲檢查可明確異物位置,必要時需手術清除異物組織。
五、慢性炎癥
創傷后持續存在的慢性炎癥可能刺激痛覺神經,導致疤痕區域長期敏感。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可緩解癥狀,但須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物理治療如超聲波療法也有助于減輕炎癥反應。

疤痕疼痛期間應避免反復刺激患處,保持局部清潔干燥。可適當補充維生素C和優質蛋白促進組織修復,避免辛辣食物減少炎癥反應。如疼痛持續加重或伴隨分泌物滲出,應及時至燒傷整形科或皮膚科就診,通過組織活檢排除特殊病變。日常可進行溫和的疤痕按摩,配合醫用疤痕貼預防過度增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