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體重偏低可通過調整飲食結構、增加優質蛋白攝入、合理加餐、適度運動、定期監測體重等方式改善。體重偏低可能與妊娠劇吐、營養吸收障礙、基礎代謝率高等因素有關。

1、調整飲食結構
每日主食應包含全谷物和薯類,如燕麥、糙米、紅薯等,提供充足碳水化合物。搭配深色蔬菜和新鮮水果,保證維生素和礦物質攝入。烹調方式以蒸煮燉為主,減少油炸食品。可適當增加堅果和種子類食物作為零食補充能量。
2、增加優質蛋白
每天需保證雞蛋、牛奶、瘦肉、魚蝦等動物性蛋白攝入。植物蛋白可選擇豆腐、豆漿等豆制品。孕中晚期每天蛋白質需求比孕前增加約20克,相當于多攝入300毫升牛奶加1個雞蛋或50克瘦肉。蛋白質應分散在三餐中均衡補充。
3、合理加餐
除三餐外可安排2-3次加餐,選擇酸奶搭配全麥面包、堅果混合果干、奶酪配水果等組合。睡前1小時可飲用溫牛奶或吃少量蘇打餅干,避免夜間空腹。加餐熱量控制在200-300千卡,約占全日總熱量15%。

4、適度運動
每周進行3-5次低強度有氧運動,如散步、孕婦瑜伽、水中健身等,每次30分鐘左右。運動可刺激食欲并促進營養吸收,但需避免跳躍和仰臥動作。運動前后注意補充水分和少量碳水化合物,防止低血糖。
5、定期監測
每周固定時間稱重并記錄,理想增重速度為孕中期后每周0.3-0.5公斤。定期產檢時進行營養評估,必要時檢測血紅蛋白、血清蛋白等指標。若連續兩周體重無增長或出現頭暈乏力等癥狀,需及時就醫排查消化系統疾病或妊娠并發癥。

孕婦體重管理需在醫生和營養師指導下進行,避免自行服用營養補充劑。保證充足睡眠和良好心情有助于營養吸收,烹飪時注意食材多樣化和色香味搭配以增進食欲。若因妊娠劇吐導致進食困難,可嘗試少量多餐或選擇常溫流質食物,嚴重時需住院進行靜脈營養支持。整個孕期應建立規范的飲食記錄,動態調整膳食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