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發炎外耳道炎或中耳炎通常可選用抗生素滴耳液、抗炎藥膏或口服抗生素治療。常見藥物包括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頭孢克洛等,具體用藥需根據感染類型和嚴重程度由醫生評估決定。

外耳道炎多與細菌或真菌感染有關,常見誘因包括頻繁掏耳、游泳進水或皮膚破損。急性期表現為耳痛、瘙癢、分泌物增多,嚴重時可出現聽力下降。輕度感染可通過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抓撓緩解,若48小時內無改善或伴隨發熱,需就醫排除中耳炎。

中耳炎常見于兒童,多繼發于上呼吸道感染。典型癥狀為耳悶、搏動性疼痛及耳鳴,鼓膜充血或穿孔時可能出現膿性分泌物。治療需聯合鼻腔減充血劑如鹽酸羥甲唑啉噴霧和口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合并積液者可能需鼓膜穿刺。

用藥期間需注意:避免耳道進水,暫停使用耳機;滴耳液使用前需清潔外耳道,藥液溫度應接近體溫;口服抗生素需完成全程療程。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低下者出現耳周紅腫、劇烈頭痛時,需警惕惡性外耳道炎,應立即就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