糞瘺手術后需注意傷口護理、飲食調整、活動限制、藥物使用和定期復查。糞瘺手術是治療腸道與皮膚異常通道的外科操作,術后護理直接影響愈合效果。

1、傷口護理
術后需保持會陰或腹部傷口清潔干燥,每日用生理鹽水或醫生推薦的消毒液清洗。避免用力擦拭或抓撓,防止感染。若發現傷口紅腫、滲液或發熱,應及時就醫。排便后需立即清潔,必要時使用防水敷料保護。
2、飲食調整
術后初期選擇低渣流質飲食,如米湯、藕粉,逐步過渡至半流質和軟食。避免辛辣、油膩及高纖維食物,減少腸道刺激。適量補充優質蛋白如魚肉、蛋類,促進組織修復。每日少量多餐,避免暴飲暴食。
3、活動限制
術后1-2周內避免劇烈運動和重體力勞動,防止腹壓增高導致傷口裂開。可進行輕度活動如散步,促進胃腸蠕動。避免久坐或長時間站立,減輕會陰部壓力。睡眠時建議側臥,減少傷口受壓。

4、藥物使用
遵醫囑服用抗生素如頭孢克肟、阿莫西林預防感染,使用止痛藥如布洛芬緩解不適。不可自行調整劑量或停藥。若出現腹瀉可口服蒙脫石散,便秘時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乳果糖。避免服用含阿司匹林的藥物以防出血。
5、定期復查
術后1周、1個月需返院檢查傷口愈合情況,評估瘺管閉合狀態。若出現排便異常、腹痛或發熱需立即復診。長期隨訪可監測是否有復發跡象。必要時進行影像學檢查如超聲或CT確認內部愈合。

糞瘺手術后3個月內需避免騎行、游泳等可能摩擦傷口的活動,穿著寬松棉質內衣減少刺激。飲食上逐漸增加膳食纖維攝入,如燕麥、香蕉,預防便秘。保持規律作息,避免熬夜和情緒緊張。術后半年內每3個月復查一次,確保腸道功能完全恢復。若需再次手術或放化療,應與主治醫生充分溝通后制定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