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頜面部軟組織損傷手術后需注意傷口護理、飲食調整、藥物使用、活動限制和定期復查。主要有保持傷口清潔、避免刺激性食物、遵醫囑用藥、減少面部肌肉活動和按時復診。

1、傷口護理
術后需每日用生理鹽水或醫生推薦的消毒液輕柔清潔傷口,避免用力擦拭或抓撓。保持敷料干燥,若敷料被血液或滲出液浸透應及時更換。刷牙時避開手術區域,可使用兒童軟毛牙刷減少刺激。出現紅腫、滲液增多或劇烈疼痛需立即就醫。
2、飲食調整
術后24小時內建議流質飲食如米湯、牛奶,48小時后可過渡到半流質如粥、爛面條。兩周內避免過硬、過熱、辛辣或酸性食物,防止刺激傷口。進食時用小勺緩慢喂食,避免大口咀嚼動作。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如蒸蛋、豆腐有助于組織修復。
3、藥物使用
嚴格按醫囑服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膠囊預防感染,疼痛明顯時可使用布洛芬緩釋膠囊。避免自行調整劑量或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藥物。局部可噴涂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外用溶液促進愈合。出現皮疹、腹瀉等藥物不良反應需及時聯系
4、活動限制
術后一周內避免劇烈運動、低頭彎腰等動作,防止傷口張力增加。減少說話、大笑等面部肌肉活動,打噴嚏時需用手托住下頜緩沖。睡眠時墊高頭部減輕組織水腫。禁止游泳、桑拿等可能污染傷口的活動。
5、定期復查
術后第3天需首次復診檢查傷口愈合情況,7-10天拆線。之后每2周復查一次直至完全恢復,醫生會根據愈合情況調整護理方案。若出現縫線松動、傷口裂開或持續麻木感應提前就診。術后1個月需進行咬合功能評估。
術后恢復期建議保持環境安靜舒適,室內濕度維持在50%-60%有利于黏膜修復。每日用淡鹽水含漱3-4次,含漱時頭部稍后仰使液體充分接觸創面。外出需佩戴醫用口罩防止灰塵污染。保持每日2000毫升飲水量,但避免使用吸管造成負壓影響愈合。恢復期間禁止吸煙飲酒,注意觀察體溫變化,若持續超過38℃可能提示感染需及時處理。逐步恢復咀嚼功能時應從軟食開始訓練,避免突然進食硬物造成二次損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