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牙期需注意乳牙脫落與恒牙萌出的協調性、口腔衛生維護、飲食結構調整、牙齒排列異常監測及定期口腔檢查。

1、乳恒牙交替
乳牙自然松動時應避免強行拔除,防止損傷下方恒牙胚。若乳牙滯留超過三個月或恒牙萌出受阻,需由口腔醫生評估是否需干預性拔除。觀察恒牙萌出方向是否正常,早期發現扭轉或錯位可及時進行咬合誘導。
2、口腔清潔
每日至少兩次巴氏刷牙法清潔,重點清理磨牙咬合面及牙縫。建議使用兒童含氟牙膏配合牙線輔助清潔鄰接面,預防齲齒和牙齦炎。飯后漱口減少食物殘渣滯留,必要時可使用兒童沖牙器。
3、飲食管理
增加蘋果、胡蘿卜等需咀嚼的硬質食物刺激頜骨發育,避免長期食用軟爛食物。控制高糖零食攝入頻次,酸性飲料建議用吸管飲用減少牙面侵蝕。鈣質與維生素D的充足攝入對恒牙礦化至關重要。

4、錯頜監測
關注門牙間隙過大、反頜或深覆合等異常,7-8歲是早期矯治黃金期。吮指、口呼吸等不良習慣持續超過半年可能影響牙弓發育,需通過肌功能訓練矯正。夜間磨牙癥患兒建議佩戴軟頜墊保護牙釉質。
5、定期檢查
每3-6個月進行專業口腔檢查,通過曲面斷層片監控恒牙胚發育狀況。窩溝封閉應在第一恒磨牙完全萌出后盡早實施,鄰面齲需通過探診和X光片早期發現。發現多生牙或缺失牙等異常需制定長期管理方案。

替牙期持續6-12歲,建議家長建立牙齒更換記錄本,標注每顆牙脫落與萌出時間。選擇小頭軟毛牙刷配合含氟量500ppm的牙膏,避免使用成人牙刷造成牙齦損傷。運動時佩戴防護牙托預防前牙外傷,乳牙早失需制作間隙保持器。均衡攝入奶制品、魚類和綠葉蔬菜,保證每日1小時咀嚼鍛煉。出現恒牙萌出延遲、乳牙蛀壞露髓或嚴重牙齒擁擠等情況,應及時就診兒童口腔專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