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腫可通過呋塞米、氫氯噻嗪、螺內酯等利尿劑緩解,具體用藥需結合病因在醫生指導下選擇。水腫治療需考慮心源性、腎源性、肝源性、營養不良性及藥物性等因素。

1、呋塞米:
呋塞米是高效能利尿劑,通過抑制腎小管髓袢升支對鈉離子的重吸收發揮作用,適用于急性肺水腫、充血性心力衰竭等急重癥水腫。可能出現電解質紊亂,需監測血鉀水平。
2、氫氯噻嗪:
中效利尿劑氫氯噻嗪適用于輕度高血壓伴水腫患者,通過抑制遠曲小管鈉離子轉運實現利尿。長期使用可能引起低鉀血癥,糖尿病患者需警惕血糖波動。
3、螺內酯:

作為保鉀利尿劑,螺內酯通過拮抗醛固酮受體改善肝硬化腹水、腎病綜合征等水腫。與袢利尿劑聯用可減少鉀流失,腎功能不全者需調整劑量。
4、病因治療:
心源性水腫需聯合地高辛改善心功能,腎性水腫需控制蛋白尿,肝性水腫需補充白蛋白。繼發性水腫應針對原發病治療,如甲狀腺功能減退需補充左甲狀腺素。
5、輔助用藥:
嚴重低蛋白血癥可靜脈補充人血白蛋白,淋巴水腫可嘗試邁之靈改善微循環。中藥茯苓、澤瀉等利水滲濕藥物需辨證使用,避免與西藥相互作用。

水腫患者需限制每日鈉鹽攝入在3克以內,適當補充含鉀食物如香蕉、菠菜。睡眠時抬高水腫肢體促進回流,避免長時間站立。記錄每日尿量及體重變化,突發呼吸困難或單側肢體腫脹需立即就診。慢性水腫患者應定期復查腎功能、電解質及心臟超聲,避免自行調整利尿劑劑量導致電解質失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