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黃疸可遵醫囑使用茵梔黃口服液、苯巴比妥片、白蛋白注射液、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熊去氧膽酸膠囊等藥物。新生兒黃疸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需根據血清膽紅素水平及病因選擇藥物干預。

1、茵梔黃口服液
茵梔黃口服液為中成藥,主要成分為茵陳、梔子等,具有清熱利濕退黃功效,適用于輕中度新生兒黃疸輔助治療。該藥能促進膽紅素代謝,但可能引起腹瀉等不良反應,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避免與抗生素同服。
2、苯巴比妥片
苯巴比妥片為肝酶誘導劑,通過激活葡萄糖醛酸轉移酶加速膽紅素代謝,適用于母乳性黃疸或遺傳性非溶血性黃疸。需警惕嗜睡、呼吸抑制等副作用,早產兒及肝功能異常者慎用,用藥期間需監測血藥濃度。
3、白蛋白注射液
白蛋白注射液適用于重度高膽紅素血癥,通過結合游離膽紅素預防膽紅素腦病。多用于溶血性疾病或血清白蛋白偏低的新生兒,輸注時需密切監測血壓及心肺功能,避免循環負荷過重。

4、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
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通過調節腸道菌群促進膽紅素排泄,適用于母乳喂養相關的輕度黃疸。需用溫水沖服避免破壞活性,不可與抗菌藥物同服,偶見腹脹等不適,早產兒需減量使用。
5、熊去氧膽酸膠囊
熊去氧膽酸膠囊用于膽汁淤積性黃疸,可改善膽汁酸代謝異常。需整粒吞服或打開后與果汁混合服用,用藥期間定期復查肝功能,先天性膽道閉鎖患兒禁用。

新生兒黃疸用藥需嚴格遵循醫囑,避免自行調整劑量。母乳喂養者應增加喂養頻率促進膽紅素排出,日光浴時注意保護眼睛及生殖器。若出現嗜睡、拒奶、肌張力異常等表現,應立即就醫排查膽紅素腦病風險。病理性黃疸患兒需定期監測經皮膽紅素值,必要時聯合光療或換血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