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器官脫垂的手術方式選擇需根據脫垂部位、嚴重程度及患者個體情況決定,主要有經陰道修補術、骶骨固定術、陰道封閉術、骶棘韌帶固定術、子宮骶骨懸吊術。

1、經陰道修補術
經陰道修補術適用于輕度至中度盆腔器官脫垂患者,尤其是陰道前壁或后壁膨出者。該手術通過陰道切口修復松弛的盆底組織,創傷較小且恢復較快。手術中可能使用自體組織或合成網片進行加固,但需注意網片相關并發癥風險。術后需避免重體力勞動和長期咳嗽等增加腹壓的行為。
2、骶骨固定術
骶骨固定術常用于子宮脫垂或陰道穹隆脫垂患者,尤其適合年輕且希望保留子宮者。手術將陰道頂端或子宮頸固定于骶骨前縱韌帶,提供長期穩定的解剖支撐。該術式可通過腹腔鏡或開腹完成,腹腔鏡手術恢復更快但技術要求較高。術后可能出現骶骨區疼痛或便秘等并發癥。
3、陰道封閉術
陰道封閉術適用于年老體弱、無性生活需求的重度脫垂患者。手術通過部分或完全封閉陰道來支撐脫垂器官,操作簡單且并發癥少。完全封閉術需同時切除子宮,部分封閉術可保留部分陰道功能。術后需永久避免性生活,且仍有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礙可能。

4、骶棘韌帶固定術
骶棘韌帶固定術多用于陰道頂端脫垂修復,將陰道穹隆固定于骶棘韌帶上。該術式經陰道操作創傷小,能有效恢復陰道軸向并維持足夠深度。術中需注意避免損傷坐骨神經及陰部血管,術后可能發生臀部疼痛或韌帶松弛導致的復發。
5、子宮骶骨懸吊術
子宮骶骨懸吊術適合子宮脫垂伴陰道頂端缺陷者,通過懸吊帶將子宮頸固定于骶骨岬。該術式可保留子宮生理功能,但需嚴格掌握適應證。手術可采用傳統開腹或腹腔鏡方式,后者具有微創優勢。術后需警惕懸吊帶侵蝕或腸道粘連等遠期并發癥。

盆腔器官脫垂術后需堅持盆底肌鍛煉,如凱格爾運動,每天重復進行有助于增強盆底支撐力。避免提重物超過5公斤及長期站立,控制慢性咳嗽和便秘。飲食注意補充優質蛋白和膳食纖維,維持正常體重。術后3個月內禁止性生活,定期復查評估手術效果。出現異常出血、疼痛加劇或排尿困難需及時就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