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冠延長術是通過手術修整牙齦和牙槽骨以暴露更多牙體結構的口腔治療方式,主要步驟包括術前評估、局部麻醉、牙齦切除、牙槽骨修整、創面處理和術后護理。

1、術前評估
術前需進行口腔檢查及影像學評估,通過X線片或錐形束CT測量牙槽骨高度與牙齦厚度,確定需要切除的軟硬組織范圍。評估患牙的牙周狀況、剩余牙體組織量及鄰牙關系,排除手術風險因素。根據美學區與非美學區的不同需求制定個性化手術方案,明確預期暴露的臨床牙冠長度。
2、局部麻醉
采用含腎上腺素的利多卡因進行局部浸潤麻醉或阻滯麻醉,確保手術區域無痛。麻醉范圍需覆蓋術區及相鄰2-3顆牙齒,避免術中疼痛影響操作。對于焦慮患者可配合笑氣鎮靜或口服鎮靜藥物,但需評估全身健康狀況。
3、牙齦切除
使用15C刀片或電刀沿標記線作內斜切口,切除多余牙齦組織并保留適當角化齦。美學區采用扇貝形切口維持牙齦自然形態,非美學區可作直線切口。去除病變牙齦及肉芽組織時需避免損傷鄰牙牙齦乳頭,保持切口邊緣平整利于愈合。

4、牙槽骨修整
翻瓣后使用球鉆或骨鑿去除部分牙槽嵴頂骨組織,使骨緣距修復體邊緣至少3mm。修整時保持骨面平滑過渡,避免形成銳利邊緣。對于多根牙需注意根分叉區域的骨修整,必要時配合根向復位瓣技術。術中需持續生理鹽水冷卻防止骨組織熱損傷。
5、創面處理
徹底沖洗術區后復位牙齦瓣,用可吸收縫線作間斷縫合固定。放置牙周塞治劑保護創面,術后24小時內冰敷減輕腫脹。需告知患者避免術區咀嚼、使用軟毛牙刷清潔,配合氯己定含漱液控制菌斑。術后7-10天拆線并評估愈合情況。

術后需維持口腔衛生但避免刷洗術區,選擇軟質食物2周防止創口撕裂。避免吸煙飲酒等影響愈合的行為,按醫囑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定期復查監測牙周狀況,待組織完全愈合后通常6-8周方可進行永久修復。長期需加強牙周維護防止牙齦再度增生,對于糖尿病患者等愈合能力較差者需延長觀察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