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簡稱兒童甲減通常不能自行痊愈。該疾病主要由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或功能障礙引起,需通過規范治療和長期管理控制病情。

兒童甲減的常見病因包括先天性甲狀腺發育不良、甲狀腺激素合成障礙、中樞性甲減下丘腦-垂體病變以及碘缺乏等。典型癥狀表現為生長發育遲緩、智力發育落后、基礎代謝率降低如怕冷、便秘、面部浮腫和皮膚干燥等。

治療以甲狀腺激素替代療法為主,常用藥物包括左甲狀腺素鈉片。藥物劑量需根據患兒年齡、體重及甲狀腺功能指標動態調整,治療期間需定期監測血清促甲狀腺激素TSH和游離甲狀腺素FT4水平。先天性甲減患兒通常需要終身服藥,而暫時性甲減如母體抗體轉移或碘缺乏所致可能在治療后逐漸恢復。
日常管理中需保證充足營養攝入,適當補充富含碘的食物如海帶、紫菜,避免過量攝入抑制甲狀腺功能的食物如卷心菜、木薯。建議每3-6個月復查甲狀腺功能,青春期患兒需加強生長速度和骨齡監測。

少數由暫時性因素引起的甲減可能隨病因消除而緩解,但絕大多數病例需持續治療。若發現患兒出現嗜睡、喂養困難、黃疸消退延遲等新生兒甲減征兆,或學齡兒童出現學習成績下降、身高增長停滯等情況,應及時就診內分泌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