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發性青光眼是由其他眼部疾病或全身性疾病引起的眼壓升高,導致視神經損傷和視野缺損的一類青光眼。常見原因包括葡萄膜炎、眼外傷、長期使用激素類藥物、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晶狀體脫位等。

1、炎癥因素:
葡萄膜炎、角膜炎等眼部炎癥可導致房水循環障礙,房角粘連或小梁網堵塞引發眼壓升高。患者可能出現眼紅、眼痛、視力下降,需通過抗炎治療控制原發病,必要時聯合降眼壓藥物如布林佐胺、拉坦前列素。
2、外傷因素:
眼球挫傷或穿通傷可能造成前房積血、晶狀體脫位、房角后退等結構改變。這類損傷常伴隨突發視力模糊、虹視現象,需手術清除積血或修復房角結構,術后需長期監測眼壓變化。

3、藥物因素:
長期局部或全身使用糖皮質激素可能增加小梁網細胞外基質沉積,阻礙房水外流。典型表現為用藥后數月出現無癥狀性眼壓升高,需停用激素并改用非甾體抗炎藥,配合噻嗎洛爾滴眼液控制眼壓。
4、血管性疾病: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視網膜靜脈阻塞等疾病可引起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特征性表現為虹膜表面異常血管增生,伴隨劇烈頭痛和惡心,需進行全視網膜光凝術聯合抗VEGF治療,嚴重者需實施青光眼引流閥植入術。
5、晶狀體相關:
晶狀體脫位或膨脹期白內障可能推擠虹膜導致瞳孔阻滯,常見于馬凡綜合征患者。臨床表現為前房變淺、虹膜膨隆,需緊急進行白內障摘除聯合房角分離術,術后需避免劇烈運動。

繼發性青光眼患者需定期監測眼壓和視野,每日攝入富含維生素C的柑橘類水果和深色蔬菜,避免咖啡因攝入。建議進行散步、太極拳等低強度運動,睡眠時抬高床頭15度以減少夜間眼壓波動。出現視物變形或閃光感應立即就醫,每3-6個月需進行眼底照相和OCT檢查評估視神經纖維層厚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