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終前老人多日不進食可能由代謝減緩、吞咽功能衰退、疾病消耗、多器官衰竭、臨終脫水綜合征等原因引起。
1、代謝減緩:
機體進入瀕死階段時基礎代謝率下降60%-70%,對能量需求銳減。此時肝臟糖原分解減少,脂肪動員減弱,身體主動關閉部分消化功能,表現為自然拒食。可保持口腔濕潤,每2小時用棉簽沾水擦拭唇部。

2、吞咽障礙:
延髓功能退化導致吞咽反射消失,約89%臨終患者出現飲水嗆咳。腦干缺血或神經退行性病變使會厭軟骨無法閉合,強行喂食易引發(fā)吸入性肺炎。建議抬高床頭30度,使用口腔護理凝膠維持黏膜濕潤。
3、疾病消耗:
晚期腫瘤患者常伴惡病質,血清白蛋白低于30g/L時胃腸黏膜萎縮。心衰患者腸道淤血導致吸收障礙,慢性阻塞性肺病引發(fā)呼吸性酸中毒抑制食欲。此時靜脈輸注葡萄糖溶液比經口進食更符合生理需求。

4、器官衰竭:
腎功能失代償時尿素氮升高刺激嘔吐中樞,肝功能衰竭導致膽汁分泌不足。這兩個器官衰竭會使患者厭惡食物氣味,腸鳴音減弱至消失。臨終48小時前常見腸蠕動完全停止,屬于正常生理現象。
5、脫水綜合征:
瀕死期抗利尿激素分泌異常引發(fā)高滲性脫水,血液濃縮使患者無口渴感。此時靜脈補液可能加重肺水腫,口腔黏膜干燥可用甘油制劑護理。臨終前72小時尿量通常少于100ml/日,提示機體啟動內源性水分重分配機制。

臨終階段強行鼻飼可能增加痛苦,每日熱量需求降至300-500大卡即可。護理重點轉向體位調整與疼痛控制,每2小時協(xié)助翻身預防壓瘡。使用加濕器維持環(huán)境濕度50%-60%,播放舒緩音樂降低焦慮感。家屬可輕柔按摩手足促進血液循環(huán),用溫毛巾擦拭面部保持清潔。這個特殊時期更需要情感支持而非營養(yǎng)干預,平靜陪伴是對患者最好的關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