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晶狀體脫位可通過佩戴矯正眼鏡、人工晶狀體植入術、晶狀體摘除聯合玻璃體切割術等方式治療。該疾病主要由馬凡綜合征、同型半胱氨酸尿癥、外傷或特發性因素引起,表現為視力下降、單眼復視、虹膜震顫等癥狀。
佩戴矯正眼鏡適用于輕度脫位患者,通過光學矯正改善屈光不正。框架眼鏡或角膜接觸鏡可調整光線折射路徑,但無法解決晶狀體位置異常導致的散光問題。
人工晶狀體植入術是中度脫位的首選方案。手術將脫位晶狀體取出后,在囊袋內或睫狀溝固定人工晶狀體。常用植入體包括三片式疏水性丙烯酸酯晶狀體、一片式親水性丙烯酸酯晶狀體,術后需定期監測眼壓和視網膜狀態。
晶狀體摘除聯合玻璃體切割術適用于嚴重脫位合并玻璃體疝病例。通過微創切口清除混濁晶狀體及玻璃體,預防視網膜牽拉性脫離。術后可能需聯合鞏膜環扎術穩定眼球結構。
馬凡綜合征患者需同時評估心血管系統,同型半胱氨酸尿癥患者需補充維生素B6和葉酸。若出現突發眼痛、視野缺損等青光眼或視網膜脫離征兆,需立即就醫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