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過度活動癥OAB是以尿急為核心癥狀的綜合征,常伴隨尿頻、夜尿增多,部分患者可能出現急迫性尿失禁。癥狀嚴重程度因人而異,多數患者可通過行為調整和藥物控制改善。

尿急是最典型表現,患者會突然產生強烈排尿欲望且難以延遲。這種急迫感與普通尿意不同,常伴有膀胱區壓迫感或不適。每日排尿次數超過8次即屬于尿頻范疇,部分患者可達每小時1次。夜間起床排尿2次以上屬于夜尿增多,可能影響睡眠質量。約三分之一患者會在尿急時出現不自主漏尿,即急迫性尿失禁。
癥狀產生與膀胱逼尿肌異常收縮密切相關。逼尿肌過度活躍可能由神經系統調控異常引起,如多發性硬化、帕金森病等神經病變。膀胱局部炎癥如間質性膀胱炎、泌尿系感染也會導致類似癥狀。中老年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導致的尿道黏膜萎縮,以及男性前列腺增生引起的膀胱出口梗阻,都是常見誘因。部分患者與長期飲用咖啡、酒精等膀胱刺激物有關。

盆底肌訓練是首選非藥物干預方式,通過凱格爾運動增強尿道括約肌控制力。膀胱訓練可采用定時排尿法,逐步延長排尿間隔至2-4小時。記錄排尿日記有助于發現誘因,每日記錄排尿時間、尿量及急迫程度。限制晚間液體攝入可減少夜尿,睡前2小時控制飲水量在200毫升以內。
M受體阻滯劑如托特羅定、索利那新能抑制膀胱過度收縮,但可能引起口干、便秘等副作用。β3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米拉貝隆可松弛逼尿肌,適合伴有心血管風險患者。絕經后女性局部使用雌激素軟膏可改善尿道黏膜萎縮。嚴重病例可考慮膀胱內注射肉毒毒素或骶神經調節手術。

癥狀持續超過3個月或影響生活質量時應就診泌尿外科。出現血尿、發熱、腰痛需排除泌尿系腫瘤或感染。尿流動力學檢查能準確評估膀胱功能狀態,超聲檢查可排除殘余尿增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