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小腹脹痛可能與痛經、盆腔炎、卵巢囊腫、子宮內膜異位癥、泌尿系統感染等疾病有關。小腹脹痛是婦科疾病的常見癥狀,需結合具體伴隨表現判斷病因。

一、痛經
原發性痛經多見于年輕女性,表現為月經期下腹墜脹或痙攣性疼痛,可能伴隨腰酸、乏力等癥狀。可通過熱敷腹部、服用布洛芬緩釋膠囊、對乙酰氨基酚片等藥物緩解。繼發性痛經可能與子宮腺肌病有關,需超聲檢查確診。
二、盆腔炎
盆腔炎性疾病多由細菌上行感染引起,表現為持續性下腹隱痛或鈍痛,伴隨陰道分泌物增多、發熱等癥狀。臨床常用左氧氟沙星片、甲硝唑片、頭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治療。急性發作期需臥床休息,避免性生活。
三、卵巢囊腫
卵巢囊腫扭轉或破裂時可突發劇烈腹痛,伴隨惡心嘔吐。生理性囊腫多可自行消退,病理性囊腫如畸胎瘤需腹腔鏡手術切除。定期婦科超聲檢查有助于早期發現囊腫變化。

四、子宮內膜異位癥
子宮內膜異位癥典型表現為進行性加重的痛經,疼痛可放射至腰骶部。臨床常用孕三烯酮膠囊、達那唑膠囊等藥物抑制內膜生長,嚴重者需手術清除異位病灶。該病易導致不孕,需盡早干預。
五、泌尿系統感染
膀胱炎或尿道炎可引起下腹正中脹痛,伴隨尿頻尿急尿痛等排尿異常。建議多飲水沖刷尿道,可遵醫囑服用磷霉素氨丁三醇散、呋喃妥因腸溶片等抗菌藥物。反復發作者需排查泌尿系統畸形。

建議出現小腹脹痛持續不緩解或伴隨發熱、陰道異常出血等癥狀時及時就診。日常注意腹部保暖,避免過度勞累,保持會陰清潔。飲食宜清淡,適量補充維生素C增強免疫力,經期避免劇烈運動。定期婦科檢查有助于早期發現潛在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