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兩會期間,多名代表為鄉村醫生待遇發聲:
全國人大代表張全收:將村醫入編,為村醫的生活提供一份保障。
全國人大代表徐曉嬋:加強建設村醫隊伍,助力鄉村振興。
全國人大代表宋兆普:加強鄉村醫生基本保障, 防止隊伍后繼乏人。
全國人大代表曾云英:要重視村醫隊伍的待遇保障,探索村醫職業化發展,從編制上給予村醫職業保障,讓他們沒有“后顧之憂”。
村醫,尤其是偏遠地區的村醫為保障國家醫療薄弱地區人民健康,做出了巨大貢獻。尤其是新冠疫情期間盡心盡力做出卓越貢獻,國家應該給予他們足夠的尊重和待遇。
村醫穩,基層醫療才能穩。隨著農村人口老齡化和醫療需求的多元化發展,對應的慢性病防治、健康體檢以及全科、急救、中醫、術后康復等多項就醫需求增加,而村醫隊伍的基本醫療服務能力尚顯不足。
這就要求各地多措并舉,穩步提升鄉村醫生的診療水平和服務能力,引導村醫當好村民的“健康管家”,為促進基層醫療衛生體系健康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日前,中辦、國辦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深化改革促進鄉村醫療衛生體系健康發展的意見》,對完善鄉村醫療衛生體系進行部署。
由此可見,從國家政策的持續發布再到近年來地方政府的有效推動,百萬鄉村醫生的核心訴求,陸續得到落實。在今年一號文件基礎上,《意見》再次強調要解決薪酬和待遇問題,村醫有望迎來更有利的發展機遇。
另外,繼去年、前年同類文件對鄉村醫生學歷、資質提出明確要求后,今年再做“加法”,統籌推進鄉村醫生隊伍專業化規范化。這也意味著,鄉村醫生隊伍作為基層醫療體系建設的重要分支,在鄉村振興全面推進的背景下,專業水平也將增效提速。
2023年鄉村醫生最新政策
1.補助標準逐年提高,人均補助標準從2009年的15元增加到2021年的79元,村醫從中獲得的補助經費也隨之提高。
2.藥物補助向村醫傾斜,進一步提高村醫收入水平。自2011年起,中央財政每年下達基本藥物制度補助資金91億元。
3.一般診療費給予補償,各地均出臺村衛生室一般診療費標準(多數為5元),河北、天津等地將標準提高至10元。
4.獲取簽約服務費實現多勞多得、優績優酬。
5.給予專項補貼。與此同時.國家衛健委再次要求推動分類解決村醫養老待遇.健全完善醫療責任保險等相關保險配套機制.不斷促進村醫隊伍穩定發展。今年,國家衛健委曾就村醫養老問題對人大提案做出回復.要求落實相關政策和資金支持。
在各項利好政策的驅動下,鄉村醫生未來可期
對于鄉醫來說,如何擺脫困境?出路何在?如何高效開發基層醫療、診所市場?
基于此,4月8日-10日,在浙江烏鎮召開的由中國醫藥衛生文化協會、《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雜志、健康縣域傳媒、健康界、搜藥聯合主辦的“第五屆中國健康縣域大會暨新時期縣域醫院綜合能力提升高峰論壇”分論壇六“人工智能賦能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建設論壇”將給您給您作詳細解答。屆時大會將與“2023西湖論壇”“第二屆中國OTC大會”“2023中醫藥高質量發展大會”“2023中國醫藥廣闊市場大會”共同組成“2023烏鎮健康大會”,著力推動健康產業的深度融合、創新發展。
中國健康縣域大會自2019年以來,已經連續召開四屆,獲得了來自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司、體改司、基層司、宣傳司等相關司局,各地縣市級醫院以及產業界的大力支持,有來自近2000家縣級醫院的3000位醫院管理者曾蒞臨大會分享交流。如今,大會已成為中國縣域醫療行業重要的學科能力提升、政策交流平臺。
本次大會廣泛邀請來自全國各地的1000家縣市級醫院黨委書記、院長、學科帶頭人,匯聚國家地方相關政府主管部門、國家級醫藥行業協會負責人、醫藥企業、醫生集團以及健康產業代表參會,共同探討縣域醫療衛生發展的振興之路、解題之道。同時,也將特別邀請國家衛生健康委相關領導、“千縣工程”20大中心指南編寫組核心專家和相關參編單位,圍繞20大中心建設指南的發布進行解讀,多維度展示20大中心的建設標準與實施路徑,共同助力健康中國戰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