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腹水的判斷需結合臨床癥狀、體格檢查及醫(yī)學影像學結果綜合評估。
1、典型癥狀觀察:
肝硬化腹水患者常見腹脹進行性加重,伴隨腹部膨隆如蛙腹,平臥時腰部膨出。部分患者出現(xiàn)雙下肢水腫,與腹水形成機制相關。早期可能僅表現(xiàn)為食欲減退、乏力,隨病情進展可能出現(xiàn)呼吸困難等壓迫癥狀。門靜脈高壓引起的腹壁靜脈曲張呈“海蛇頭”樣改變,是重要體征之一。

2、醫(yī)學檢查確認:
腹部超聲檢查能敏感檢測100ml以上腹水,同時評估肝臟形態(tài)結構變化。診斷性腹腔穿刺可明確腹水性質,漏出液外觀淡黃透明,李凡他試驗陰性。血液檢查可見白蛋白降低、凝血功能異常等肝功能失代償表現(xiàn)。CT檢查能量化腹水量并排除惡性腫瘤等繼發(fā)因素。

3、病因鑒別診斷:
需與結核性腹膜炎、惡性腫瘤腹膜轉移等疾病鑒別。結核性腹水多為滲出液,腺苷脫氨酶升高顯著。癌性腹水可找到腫瘤細胞,常伴隨原發(fā)灶癥狀。心源性腹水多合并頸靜脈怒張、肝頸靜脈回流征陽性等右心衰竭表現(xiàn)。

確診后需限制鈉鹽攝入,每日食鹽量控制在2克以內(nèi),適當補充優(yōu)質蛋白質但需避免肝性腦病。可進行緩步行走等低強度運動改善循環(huán),避免劇烈運動導致門靜脈壓力驟增。定期監(jiān)測體重、腹圍變化,記錄24小時尿量,出現(xiàn)發(fā)熱或腹痛需警惕自發(fā)性細菌性腹膜炎。肝硬化患者應每3-6個月進行甲胎蛋白檢測和肝臟超聲篩查肝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