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痔可以通過癥狀和體格檢查初步診斷。肛門周圍出現柔軟腫塊、排便時疼痛或出血、局部瘙癢或潮濕感是典型表現,醫生通過視診和指診可明確診斷。

1、典型癥狀識別:
外痔最顯著的特征是肛周皮下靜脈叢形成的柔軟腫物,排便時可能脫出肛門外。急性發作期會出現血栓性外痔,表現為突發紫黑色硬結伴劇烈疼痛。慢性期患者常有肛門潮濕、瘙癢及異物感,便后擦拭可見鮮紅色血跡附著于糞便表面或手紙上。部分患者因反復刺激導致肛周皮膚濕疹樣改變。
2、專業檢查方法:

專科醫生會采用肛門鏡直接觀察齒狀線以下痔核情況,區分單純外痔或混合痔。指診可觸及肛管皮下結節,血栓性外痔觸診有捻發音。對于便血明顯者需行結腸鏡檢查排除直腸腫瘤等疾病。肛門直腸測壓能評估是否伴隨肛門括約肌功能異常。
3、鑒別診斷要點:
需與肛裂、肛周膿腫、直腸脫垂等疾病區分。肛裂具有特征性排便刀割樣疼痛和便后持續灼痛;肛周膿腫伴紅腫熱痛等炎癥表現;直腸脫垂可見環形黏膜脫出。皮膚病變如尖銳濕疣表現為菜花樣贅生物,通過醋酸白試驗可鑒別。

確診外痔后應保持每日2000毫升飲水量及30克膳食纖維攝入,推薦燕麥、火龍果等軟化大便的食物。避免久坐久站,每小時做提肛運動20次。溫水坐浴每日2次可緩解癥狀,水溫控制在40℃左右。如出現持續出血、腫塊無法回納或劇烈疼痛,需及時到肛腸專科就診評估是否需手術治療。日常穿寬松棉質內褲減少摩擦,便后使用嬰兒濕巾清潔可降低刺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