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尿管狹窄的典型癥狀包括腰部鈍痛、排尿異常、血尿、反復尿路感染及腎積水。癥狀發展通常從輕度不適逐漸進展至腎功能損害。

1、腰部鈍痛:
早期多表現為患側腰部持續性隱痛或脹痛,活動后可能加重。疼痛與尿液引流受阻導致腎盂內壓力升高有關,約60%患者以此為首發癥狀。狹窄部位越高,疼痛位置越靠近肋脊角。
2、排尿異常:
可能出現尿流變細、排尿費力或尿頻尿急。當狹窄位于輸尿管下段時,膀胱刺激癥狀更為明顯。部分患者會觀察到排尿中斷現象,這與尿液通過狹窄段時形成湍流有關。
3、肉眼血尿:
約30%患者出現間歇性無痛性血尿,主要由狹窄處黏膜損傷或合并結石摩擦引起。血尿程度與狹窄嚴重性無直接關聯,但突發大量血尿需警惕血管損傷。
4、反復感染:
尿液滯留易誘發細菌滋生,表現為發熱、寒戰等腎盂腎炎癥狀。長期反復感染可能加速腎功能惡化,實驗室檢查常見白細胞尿和菌尿陽性。
5、腎積水:
晚期因尿流長期受阻導致腎盂擴張,超聲可見腎實質變薄。雙側狹窄未及時干預可能進展為尿毒癥,伴隨惡心、乏力等全身癥狀。
建議每日飲水量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避免高草酸飲食如菠菜、巧克力,規律進行低強度運動如散步促進尿液排出。出現持續腰痛或發熱時應及時進行泌尿系超聲檢查,腎功能異常者需限制蛋白質攝入量至每公斤體重0.6克,優先選擇雞蛋、牛奶等優質蛋白。術后患者應每3個月復查尿常規及腎臟超聲,避免劇烈運動導致輸尿管支架管移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