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膿性汗腺炎主要表現為皮膚紅腫疼痛、皮下硬結、膿液滲出、竇道形成及反復感染。化膿性汗腺炎是一種慢性炎癥性皮膚病,常見于腋窩、腹股溝等大汗腺分布區域,主要由毛囊阻塞和細菌感染引起。

1、皮膚紅腫疼痛
早期癥狀為局部皮膚發紅腫脹,伴隨明顯觸痛或自發疼痛。炎癥反應導致血管擴張和炎性介質釋放,皮膚溫度可能升高。患者常因衣物摩擦或活動時疼痛加劇而影響日常生活。
2、皮下硬結
病變區域可觸及質地堅硬的結節,直徑從數毫米到數厘米不等。這些硬結由毛囊周圍炎癥細胞浸潤和纖維組織增生形成,可能單發或多發,持續數周至數月不消退。
3、膿液滲出
隨著病情進展,結節中央出現化膿,表皮破潰后排出黃白色膿液,可能帶有血性分泌物。滲出物含有大量中性粒細胞和細菌,常見致病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和鏈球菌。
4、竇道形成
慢性炎癥導致皮下形成相互連通的隧道樣結構,表面可見多個開口。竇道壁為纖維組織,內部充滿炎性肉芽組織和壞死物質,觸診時有條索感,愈合后易形成瘢痕。
5、反復感染
病灶常遷延不愈,緩解期與急性發作期交替出現。每次發作時原有癥狀加重,可能伴隨發熱、乏力等全身癥狀。長期反復感染可導致局部皮膚增厚、色素沉著和永久性瘢痕。
化膿性汗腺炎患者需保持患處清潔干燥,避免擠壓病灶。穿著寬松透氣的棉質衣物,減少局部摩擦。飲食宜清淡,限制高糖高脂食物攝入。急性期可局部冷敷緩解疼痛,但須及時就醫進行規范治療。病情嚴重者可能需要長期抗生素治療或手術干預,建議定期到皮膚科隨訪評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