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所說的“滑脫”主要指人體氣血、津液或臟腑功能失控外泄的病理狀態,屬于“脫證”范疇,常見于慢性虛弱性疾病或急癥危重階段。滑脫證候主要表現為異常排泄、下垂或固攝無力,可分為氣脫、精脫、津脫等類型。

氣脫多因久病耗氣或急癥暴脫所致,表現為大汗淋漓、呼吸微弱、脈微欲絕,嚴重者可出現休克。治療需急固元氣,常用人參、黃芪等補氣固脫藥物,危急時需結合西醫搶救措施。

精脫與腎氣不固相關,常見遺精滑泄、小便失禁或白帶清稀量多。多因房勞過度、久病傷腎引起,需溫補腎陽,常用金匱腎氣丸、桑螵蛸散等方劑,配合艾灸關元、氣海等穴位。
津脫多見于劇烈嘔吐、腹瀉或高熱耗液,表現為眼窩凹陷、皮膚干癟、尿少等脫水征象。治療需生津固脫,選用生脈散加減,重癥需靜脈補液糾正電解質紊亂。

滑脫證需與單純虛證鑒別,關鍵在有無“失固”表現。日常調護需避免過勞、節欲保精,食療可選用山藥、芡實等健脾固澀食材。若出現嚴重滑脫癥狀,建議立即就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