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以上老年人選擇假牙需根據口腔條件、健康狀況和經濟因素綜合考量,常見類型主要有活動義齒、固定義齒和種植牙三類。

活動義齒適合多數牙列缺損的老年人,通過金屬卡環或基托固定在剩余天然牙上。經濟實惠且便于清潔,但咀嚼效率較低,可能影響發音。初戴時可能出現黏膜壓痛,需定期調整基托適應牙槽骨吸收變化。
固定義齒包括烤瓷橋和全瓷橋,依靠兩側健康鄰牙作為支撐。美觀度高且穩定性好,咀嚼功能恢復達天然牙的70%以上。要求缺牙區兩側基牙牙周健康,磨牙量較大可能損傷牙體組織。金屬烤瓷冠可能出現牙齦邊緣染色,全瓷材料生物相容性更佳。
種植牙通過鈦合金植體與頜骨形成骨結合,模擬天然牙根結構。單顆牙缺失可選擇即刻種植,多顆牙缺失適用All-on-4技術。骨密度不足者需先行骨增量手術,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血糖在8mmol/L以下。種植體10年存活率超過95%,但治療周期長達3-6個月。
伴有嚴重牙槽骨萎縮的老年人可選擇覆蓋義齒,利用剩余牙根或種植體增強固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應避開急性期進行修復治療,骨質疏松者慎用即刻負重種植。活動義齒每晚需浸泡在義齒清潔液中,種植牙需每年進行專業維護。
建議攜帶近期口腔全景片到口腔修復科就診,醫生將根據剩余牙數量、咬合關系及全身疾病制定個性化方案。經濟條件有限者可優先選擇鈷鉻合金活動義齒,追求舒適度者考慮彈性義齒或吸附性義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