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應性皮炎可通過外用糖皮質激素、鈣調磷酸酶抑制劑、口服抗組胺藥、生物制劑、JAK抑制劑等方式治療。該病通常由皮膚屏障功能障礙、免疫異常反應、遺傳易感性、環境刺激物、微生物感染等原因引起。
1、糖皮質激素:氫化可的松軟膏適用于輕度急性期皮損,糠酸莫米松乳膏用于中度炎癥,鹵米松乳膏針對頑固性肥厚性皮損。需注意連續使用不超過2周,面部及皮膚薄嫩部位選擇弱效制劑。

2、鈣調磷酸酶抑制劑:他克莫司軟膏適用于面部及間擦部位,吡美莫司乳膏用于兒童患者。這類非激素藥物可長期使用,常見不良反應為局部灼熱感,用藥后需嚴格防曬。
3、口服抗組胺藥:西替利嗪可緩解夜間瘙癢,氯雷他定適合合并過敏性鼻炎患者,依巴斯汀具有抗炎作用。需注意第一代抗組胺藥可能引起嗜睡,駕駛員慎用。
4、生物制劑:度普利尤單抗靶向抑制IL-4/IL-13通路,適用于中重度患者,需皮下注射給藥??赡艹霈F結膜炎等不良反應,治療期間需監測血清IgE水平變化。
5、JAK抑制劑:巴瑞替尼片適用于傳統治療無效的成人患者,烏帕替尼對頭頸部皮損效果顯著。需警惕血栓形成風險,用藥前需篩查結核感染及肝功能。

特應性皮炎患者日常應使用無皂基清潔劑,沐浴后3分鐘內涂抹含神經酰胺的保濕霜。避免穿化纖衣物,室內保持50%濕度。飲食需記錄食物日記,常見誘發因素包括雞蛋、牛奶、小麥。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游泳后需立即沖洗。瘙癢發作時可冷敷或拍打代替抓撓,夜間戴棉質手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