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厭囊腫是發生在會厭黏膜下的囊性病變,可能由先天發育異常、慢性炎癥刺激、黏液腺導管阻塞、喉部創傷、長期吸煙等因素引起。
1、先天因素:部分會厭囊腫與胚胎期發育異常有關,黏膜下腺體結構異常導致黏液潴留。這類囊腫增長緩慢,體積較小時可定期觀察,增大至影響吞咽或呼吸時需手術切除。

2、炎癥刺激:反復咽喉炎或反流性咽喉炎可能導致會厭黏膜腺體導管阻塞。控制感染可使用頭孢克肟、阿莫西林等抗生素,同時配合生理鹽水霧化減輕局部水腫。
3、黏液潴留:會厭黏膜下腺體導管堵塞形成潴留性囊腫。直徑小于1cm且無癥狀者可暫不處理,日常避免辛辣食物刺激,增大明顯時需行喉鏡下囊腫揭蓋術或等離子切除術。
4、創傷因素:氣管插管、異物損傷等機械刺激可能誘發囊腫形成。術后患者需禁聲2-3天,恢復期選擇溫涼流質飲食,避免劇烈咳嗽加重創面出血。
5、吸煙影響:煙草中的有害物質持續刺激會厭黏膜,導致腺體導管上皮化生。戒煙是根本預防措施,已形成囊腫者建議每年復查喉鏡,觀察病變變化情況。

日常應注意保持口腔衛生,每日使用淡鹽水漱口3-4次;飲食選擇蒸煮類軟食,避免堅硬食物刮擦咽喉;適度進行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等增強抵抗力,但需避免劇烈運動引發呼吸急促。出現持續咽異物感、吞咽不暢或夜間憋醒等癥狀時,應及時到耳鼻喉科進行電子喉鏡檢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