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性生活需注意體位選擇、頻率控制、衛生防護、身體信號觀察及伴侶溝通。合理調整可保障母嬰安全,避免早產或感染風險。

1、體位調整:
避免腹部受壓的體位如傳教士式,推薦側臥位、女上位或后入式。孕晚期可選擇女性跪姿或坐姿,減輕子宮壓力。使用枕頭支撐腰部能提升舒適度,避免深插入動作。
2、頻率控制:
健康孕婦每周1-2次為宜,孕早期及晚期適當減少。出現宮縮、出血或胎盤低置等情況需暫停。記錄身體反應,疲勞感明顯時應及時終止。

3、衛生防護:
性行為前后清潔外陰,避免使用含香料洗液。建議佩戴安全套降低感染風險,精液中的前列腺素可能誘發宮縮。排尿后及時清洗,預防尿路感染。
4、信號識別:
出現持續腹痛、陰道流血或流液需立即就醫。胎動異常減少、規律宮縮超過每小時4次提示風險。妊娠高血壓、宮頸機能不全者禁止性生活。
5、伴侶溝通:
明確表達身體感受與需求邊界,共同學習孕期生理變化知識。通過愛撫、按摩等非插入方式保持親密感,必要時咨詢產科醫生獲取專業指導。

孕期飲食需增加優質蛋白如魚肉、雞蛋,每日補充400μg葉酸。適度進行凱格爾運動增強盆底肌,散步、孕婦瑜伽等低強度活動每周3-5次。穿著寬松棉質內衣,睡眠時采用左側臥位改善胎盤供血。定期產檢監測胎兒發育情況,出現異常分泌物或持續腰酸需及時就診。保持心情愉悅,與伴侶共同參與胎教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