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老年抑郁癥可通過情志調攝、中藥調理、針灸療法、推拿按摩、運動導引等方式干預。老年抑郁癥可能與肝氣郁結、心脾兩虛、腎精不足、痰濕阻滯、氣血瘀滯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情緒低落、失眠多夢、食欲減退、乏力倦怠、胸悶心悸等癥狀。

1、情志調攝:
中醫認為"肝主疏泄",情志不暢易致肝氣郁結。可通過移情易性法疏導情緒,如培養書畫愛好、參與集體活動;采用五行音樂療法調節臟腑功能,角調式音樂疏肝,徵調式音樂養心。家屬需避免語言刺激,建立包容的家庭氛圍。
2、中藥調理:
根據證型選用經典方劑,肝郁脾虛型適用逍遙散加減,含柴胡、白芍、白術;心脾兩虛型推薦歸脾湯,含黃芪、龍眼肉、酸棗仁;腎虛肝郁型常用滋水清肝飲,含熟地黃、山茱萸、梔子。中成藥如舒肝解郁膠囊、烏靈膠囊也可辨證使用。

3、針灸療法:
選取百會、印堂、內關、太沖等穴位疏通經絡,肝郁型加刺期門穴,心脾兩虛型加灸足三里。耳穴貼壓取神門、心、肝、脾等反射區,采用王不留行籽持續刺激。每周3次針灸配合耳壓,連續4周為1療程。
4、推拿按摩:
運用揉腹法健運脾胃,順時針按摩中脘、天樞穴;捏脊法沿膀胱經提捏,重點刺激肝俞、心俞穴;頭部按摩選取太陽穴、風池穴點按。每日晨起或睡前操作,配合艾草精油可增強疏肝效果。
5、運動導引:
八段錦"搖頭擺尾去心火"、"雙手攀足固腎腰"等動作可調節氣機;太極拳云手、攬雀尾等招式能舒緩情志。建議每日晨練30分鐘,運動強度以微微汗出為度,避免過度消耗正氣。

中醫治療需配合飲食調理,肝郁者宜食陳皮粥、玫瑰花茶,心脾虛者可用山藥蓮子羹,腎虛者推薦黑芝麻糊。起居方面遵循"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原則,保證子午覺睡眠。治療期間定期復診調整方案,重度抑郁需中西醫結合干預。堅持三個月以上可顯著改善情志狀態,提升生活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