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十指是指子宮頸口擴張到10厘米,這是分娩過程中宮頸完全擴張的標準。宮頸擴張程度是評估產程進展的重要指標,主要有宮頸軟化、規律宮縮、胎頭下降、骨盆條件、產婦用力等因素影響。

1、宮頸軟化
分娩前宮頸會逐漸軟化變薄,為擴張做準備。孕激素水平下降和前列腺素分泌增加可促進宮頸成熟,臨床常用宮頸Bishop評分評估軟化程度。若宮頸條件不佳,可能需要使用地諾前列酮等藥物促宮頸成熟。
2、規律宮縮
有效宮縮是推動宮頸擴張的關鍵動力,宮縮時子宮肌纖維縮短牽拉宮頸。初產婦宮口擴張速度約為每小時1厘米,經產婦可能更快。宮縮乏力時可考慮使用縮宮素加強宮縮力度。
3、胎頭下降
胎先露部對宮頸的壓迫刺激能促進擴張,胎頭位置通過骨盆各平面時會加速產程。枕前位是最有利的胎方位,若出現持續性枕橫位或枕后位可能導致產程延長。

4、骨盆條件
骨盆形態和徑線影響胎頭下降與宮頸擴張的協同作用。女性骨盆通常分為女型、男型、扁平型和類人猿型四種,其中女型骨盆最有利于分娩。骨盆狹窄或胎頭過大可能造成頭盆不稱。
5、產婦用力
第二產程中產婦配合宮縮正確用力能加快產程。采用半臥位或側臥位分娩可增大骨盆出口徑線,自由體位分娩也有助于胎頭旋轉下降。過度緊張可能抑制宮縮,分娩鎮痛可幫助放松。

分娩過程中醫護人員會定期進行陰道檢查評估宮口開大程度,同時監測胎心變化。產婦可通過拉瑪澤呼吸法緩解疼痛,適當進食高能量食物補充體力。若出現產程停滯、胎兒窘迫等情況,可能需要產鉗助產或剖宮產終止妊娠。產后需注意會陰傷口護理,觀察惡露排出情況,遵醫囑進行盆底肌康復訓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