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咳嗽可能由胃食管反流、過敏性鼻炎、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心功能不全等原因引起。

1、胃食管反流
胃酸反流刺激咽喉部黏膜會導致夜間平臥時咳嗽加重。這類咳嗽常伴有反酸、燒心感,進食后或臥位時癥狀明顯。建議睡前3小時避免進食,抬高床頭15-20厘米。若癥狀持續需消化內科就診,可能需使用奧美拉唑等抑酸藥物。
2、過敏性鼻炎
鼻部分泌物倒流刺激咽喉引發咳嗽,夜間臥位時更為顯著。患者多伴有鼻癢、噴嚏、清水樣鼻涕等鼻部癥狀。保持臥室清潔,使用防螨寢具,必要時可遵醫囑使用氯雷他定或鼻用糖皮質激素。
3、支氣管哮喘
夜間迷走神經興奮性增高易誘發氣道痙攣,表現為咳嗽伴胸悶、喘息。常見于接觸冷空氣、塵螨等過敏原后。需呼吸科評估肺功能,長期控制可選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羅吸入劑,急性發作時使用沙丁胺醇氣霧劑。

4、慢性支氣管炎
長期吸煙或空氣污染導致氣道慢性炎癥,晨起和夜間咳嗽明顯,多咳白色黏液痰。戒煙是關鍵治療措施,急性加重時可能需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抗感染,配合氨溴索化痰。
5、心功能不全
左心衰竭時平臥位回心血量增加,肺淤血刺激咳嗽受體引發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伴咳嗽。常見于高血壓、冠心病患者,需心血管科評估心功能,控制原發病的同時可能需使用呋塞米減輕肺淤血。

建議保持臥室濕度在40-60%,避免接觸冷空氣及刺激性氣味。長期夜間咳嗽需完善胸部CT、肺功能、胃鏡等檢查明確病因。慢性咳嗽患者應記錄咳嗽日記,包括發作時間、誘因及伴隨癥狀,就診時提供給醫生參考。避免自行服用鎮咳藥物掩蓋病情,特別是出現咯血、消瘦等預警癥狀時須及時就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