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半月板損傷通常不會直接影響骨骼生長板的發育,但長期制動或治療不當可能間接影響身高增長。半月板損傷可通過關節制動、物理治療、藥物鎮痛、關節鏡手術、康復訓練等方式干預。該損傷多由運動創傷、關節發育異常、過度負重、韌帶松弛、退行性改變等因素引起。

1、運動創傷:劇烈運動時急轉急停易導致半月板撕裂,需立即停止活動并冰敷。急性期采用支具固定3-4周,疼痛緩解后逐步進行直腿抬高、踝泵訓練等非負重康復。
2、關節發育異常:盤狀半月板等先天畸形更易發生損傷,需通過MRI確診。保守治療無效時需行關節鏡下半月板成形術,術后配合超聲波治療促進軟骨修復。
3、過度負重:肥胖兒童膝關節負荷過大會加速半月板磨損。建議控制體重至BMI正常范圍,游泳、騎自行車等低沖擊運動可減少關節壓力,每日補充500mg鈣質增強骨骼強度。
4、韌帶松弛:關節穩定性差會增加半月板損傷風險。加強股四頭肌力量的坐姿抬腿訓練,每日3組每組15次;平衡墊訓練每周3次可改善本體感覺。
5、退行性改變:罕見但可見于代謝性疾病患兒。需治療原發病,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營養軟骨,關節腔內注射玻璃酸鈉改善潤滑功能。

半月板損傷患兒應保證每日500ml牛奶、50g瘦肉、200g深色蔬菜的均衡飲食,避免跳躍、深蹲等動作。康復期可進行水中漫步、瑜伽球訓練等安全運動,定期復查生長曲線。若出現患肢肌肉萎縮或步態異常,需及時至兒童骨科評估下肢力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