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臭可通過局部清潔、外用藥物、肉毒素注射、微波治療、手術切除等方式治療。腋臭通常由大汗腺分泌旺盛、細菌分解汗液、遺傳因素、激素水平變化、飲食習慣等原因引起。

1、局部清潔:
每日用抗菌皂清洗腋下,減少皮膚表面細菌滋生。選擇含三氯生或氯己定的沐浴產品,清洗后保持干燥。穿透氣棉質衣物,避免汗液滯留。高溫環境下可增加清洗頻率,但避免過度摩擦刺激皮膚。
2、外用藥物:
使用含氯化鋁、烏洛托品或甲醛溶液的止汗劑抑制汗腺分泌。酮康唑洗劑可殺滅分解汗液的棒狀桿菌。藥物需在睡前涂抹于干燥皮膚,連續使用2-4周見效。可能出現皮膚刺激癥狀需間斷使用。

3、肉毒素注射:
A型肉毒桿菌毒素可阻斷神經與大汗腺間的信號傳導。每側腋下注射20-30單位,效果維持6-8個月。治療前需進行碘淀粉試驗定位汗腺密集區。注射后24小時內避免劇烈運動,孕婦及神經肌肉疾病患者禁用。
4、微波治療:
通過微波熱能選擇性破壞大汗腺,治療需1-2次,每次40分鐘。術后可能出現暫時性腫脹,需冰敷處理。有效率可達80%,術后需避免除臭劑使用2周。不適用于安裝心臟起搏器或金屬植入物者。
5、手術切除:
采用小切口大汗腺刮除術或直視下剪除術永久去除腺體。術后加壓包扎7天,2周內限制上肢活動。可能出現血腫、皮膚壞死等并發癥。疤痕體質者需謹慎選擇,術后需定期隨訪觀察復發情況。

飲食上減少攝入洋蔥、大蒜、咖喱等含硫化合物食物,增加綠葉蔬菜和柑橘類水果攝入。運動后及時清潔腋下,選擇寬松透氣的運動服裝。護理期間避免使用油性護膚品,可配合茶樹精油局部抗菌。癥狀持續加重或伴發皮疹需及時就醫評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