篩竇炎藥物治療主要選擇抗生素、黏液促排劑、鼻用糖皮質激素、解熱鎮痛藥和中藥制劑。常用藥物包括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桉檸蒎腸溶軟膠囊、布地奈德鼻噴霧劑、對乙酰氨基酚和鼻淵通竅顆粒。

1、抗生素:
細菌性篩竇炎需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可覆蓋常見致病菌如肺炎鏈球菌和流感嗜血桿菌。頭孢呋辛酯適用于青霉素過敏患者。大環內酯類如克拉霉素對非典型病原體有效。抗生素療程通常10-14天,需完成全程治療防止耐藥。
2、黏液促排劑:
桉檸蒎腸溶軟膠囊能稀釋鼻腔分泌物,促進竇口引流。標準桃金娘油可調節黏液理化性質。這類藥物需飯前半小時服用,配合鼻腔沖洗效果更佳。使用期間需多飲水保持黏液溶解狀態。
3、鼻用糖皮質激素:

布地奈德鼻噴霧劑可減輕黏膜水腫,改善竇口通氣。糠酸莫米松噴霧劑能抑制炎癥反應。每日規律噴鼻效果優于間歇使用,連續用藥不超過3個月。噴藥時需避免直接朝向鼻中隔。
4、解熱鎮痛藥:
對乙酰氨基酚適用于發熱和頭痛癥狀。布洛芬兼具抗炎作用,可緩解面部脹痛。這類藥物不宜空腹服用,消化道潰瘍患者慎用。癥狀緩解后應及時停用,避免掩蓋病情變化。
5、中藥制劑:
鼻淵通竅顆粒具有宣肺通竅功效。辛夷清肺飲適用于風熱證型患者。中藥需辨證使用,風寒型篩竇炎可選用川芎茶調散。聯合西藥治療時需間隔2小時服用,防止相互作用。

篩竇炎急性期需保證每日2000毫升飲水量,溫鹽水鼻腔沖洗每日2-3次。飲食宜清淡,多攝入維生素C豐富的獼猴桃、甜椒等果蔬。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和煙酒。睡眠時抬高床頭15度促進引流。恢復期可進行面部熱敷和鼻腔按摩,但避免用力擤鼻。癥狀持續超過10天或出現視力改變、劇烈頭痛需及時復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