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囊腫是一種良性骨病變,指骨內形成的充滿液體的囊性結構,多見于兒童及青少年四肢長骨如肱骨、股骨。骨囊腫通常無明顯癥狀,多數在X線檢查時偶然發現。

骨囊腫可能由局部血液循環障礙、骨內壓力異常、創傷后修復異常等因素引起。早期可能僅表現為輕微骨痛或腫脹,隨著囊腫擴大可能出現病理性骨折。典型影像學特征為邊界清晰的透亮區,骨皮質變薄但無骨膜反應。

無癥狀的小型骨囊腫可定期觀察,每6-12個月復查X線。若囊腫持續擴大或存在骨折風險,可采用甲強龍囊內注射促進愈合。對于已發生病理性骨折或直徑超過5厘米的囊腫,可能需要刮除植骨手術。常用植骨材料包括自體髂骨、同種異體骨或人工骨替代材料。

多數骨囊腫預后良好,兒童患者部分可自行愈合。術后需避免劇烈運動3-6個月,定期復查監測復發跡象。若出現突發劇痛或肢體畸形,需警惕病理性骨折可能,應立即就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