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耳朵邊上的小孔通常是先天性耳前瘺管的表現,多數情況下無需特殊處理。這種小孔可能與遺傳因素、胚胎發育異常有關,通常表現為無痛性小孔,偶有分泌物排出。

先天性耳前瘺管是胚胎期第一鰓弓發育不全形成的細小管道,90%以上為單側發生。瘺管開口多位于耳輪腳前,深度一般不超過1.5厘米。多數患兒除局部存在小孔外無其他癥狀,少數可能因分泌物蓄積出現局部紅腫。

日常護理需保持局部清潔干燥,避免擠壓或搔抓。洗澡后用棉簽蘸清水輕輕清潔瘺管口,發現分泌物可用碘伏消毒。選擇純棉材質衣物減少摩擦刺激,避免使用油性護膚品堵塞管口。
若出現紅腫熱痛等感染征象,需及時就醫處理。輕度感染可外用莫匹羅星軟膏,形成膿腫時需切開引流。反復感染者建議在感染控制后行瘺管切除術,手術需完整切除瘺管分支以防復發。

先天性耳前瘺管極少影響聽力發育,但合并其他耳部畸形時需進行聽力篩查。觀察期間應定期檢查瘺管周圍皮膚狀況,記錄分泌物性狀變化。哺乳期母親需注意避免乳汁流入瘺管引發感染。






